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高密度集聚之地,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带动投资、实现GDP增长以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多种渠道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通常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较大优惠以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
1. 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分析
产业园区数量规模分析
近些年来,产业园迅速在全国各地展开布局,各式各样的创意产业园、高新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园区开发商典型商业模式与设计策略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拥有482家*级产业园区,其中高新区114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25家。2013年,纳入计算的210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0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75%;2014年,纳入计算的215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4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03%。由此可见,产业园区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产业园区投资规模分析
2014年1-11月,全国215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662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451068亿元)的9.0%。其中,东部国际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407亿元,中部10095亿元,西部6161亿元。
产业园区经营效益分析
由于各类园区的产业类型和发展阶段不同,其盈利模式也不同。不同盈利模式下各环节的盈利能力也不尽相同,下表对各类盈利模式进行了比较:
2. 产业园区投资与开发风险
政策性风险分析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在国家宏观的投资管理体制、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会对园区的生产与发展带来的风险。目前国内有关产业园区的政策还不完善,开发商面临有法难依的困境。如果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没有得到较好的政策支持,产业园区投资成本及各项运营风险均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这也将导致产业园区无法正常运营。
资金链风险分析
由于产业园区开发的周期很长,资金前期投入很大,后续回收周期漫长,所以产业园区投资和开发的资金链风险非常大,资金周转速度非常重要。前期沉淀资金包括土地出让金,以及总投资30%-40%的建造成本,在建造初期即可预售,在6-8个月后,结构封顶就可以出售。
但出售面临3年的免租期、资金沉淀期,而且后期的收入与前期的投入不成正比,关键是定位准确。还有一个风险问题是结构封顶前能否获得预售证,如果可以,就可以以普通商品房的手续进行预售,但目前政策方面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